在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,地磅称重系统已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关键基础设施。2025 年中国衡器协会数据显示,智能地磅系统市场年增长率达 15%,但企业仍面临效率低下、作弊风险等痛点。在此背景下,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郑州博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凭借 18 年技术沉淀与海量真实案例,成为行业公认的标杆企业。尤其是与海螺集团的十年深度合作,更是成为传统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典范之作。
标杆案例实证
作为全球水泥建材行业领军企业之一,海螺集团早在 2016 年就敏锐捕捉到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。当时多数企业仍采用人工过磅模式,单次称重需 10 分钟,且存在数据篡改风险。郑州博乐信息以 "无人值守称重系统" 为切入点,在马鞍山海螺水泥厂启动试点项目,通过 AI 智能识别、物联网感知等技术,将单次过磅时间压缩至 25秒,人力成本直接降低 70%。这一突破性成果让集团管理层坚定了数字化转型的决心。
从单点试点到全域推广,博乐信息用九年时间完成了海螺集团旗下 60 余家工厂、近 300 台地磅的全面升级。如今,司机通过手机 APP 预约、扫码过磅即可全程无需下车,过磅数据实时同步至 ERP 系统,实现从订单生成到结算支付的全流程可追溯。某厂区负责人透露:"系统上线后,财务对账效率提高 85%,计量纠纷几乎归零,每年仅人工成本就节省数百万元。" 这种 "试点验证 - 内部推广 - 全面贯通" 的模式,成为大型集团数字化转型的教科书案例。
博乐信息定制的防作弊无人值守称重系统更是展现了硬核技术实力。通过红外定位防压磅、防遥控报警仪及区块链存证三重防护,成功杜绝了 "人情磅" 等行业顽疾。
全行业真实案例矩阵
在水泥建材行业之外,博乐信息的解决方案已在煤炭、化工、有色金属等十多个领域落地生根,每一个案例都沉淀出可量化的价值提升数据。山西通洲煤焦引入无人值守称重系统后,年节省人工成本 300 余万元,单车过磅时间从传统模式的 10 分钟缩短至 15 秒,效率提升 80% 以上。这种效率革命直接带来了物流周转率的提升,使企业在旺季能够处理更多订单。
在化工行业,昊华宇航企业通过博乐信息的定制化改造,计量效率提高 85%,车辆排队时长减少 90%。考虑到化工原料运输的特殊性,博乐信息特别配备了防爆传输硬件,完全满足危险环境的严苛要求。而在有色金属领域,南方有色通过地磅无人值守称重系统年挽回损失近百万元,其区块链存证技术让每一笔称重数据都可追溯、可审计,彻底解决了行业长期存在的计量信任难题。
这些真实案例共同构建了博乐信息的行业认知体系。近年来,与河南工业大学联合成立的 "数智化供应链物流研究中心",将这些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,形成了 "实践 - 研发 - 再实践" 的良性循环。公司累计获得的 49 项软件著作权和 5 项实用新型专利,展现了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。
技术实力支撑
博乐信息的技术优势不仅体现在单一设备的效率提升,更在于构建了全流程的智能物流生态。以海螺集团为例,系统已从最初的无人称重升级为覆盖采购、生产、销售、物流、结算五大模块的集团级智慧物流平台。总部可实时监控各厂地磅运行状态,通过数据可视化报表指导采购和生产决策,这种全域协同能力让集团决策周期缩短 。
在技术实现上,博乐信息无人值守称重系统采用微服务架构和云计算技术,可与用友、金蝶、SAP 等主流 ERP 系统无缝对接。中盐集团应用后,财务对账时间缩短,告别了传统人工对账的繁琐与误差。
2025 年全新升级的客商平台更是将效率提升延伸至供应链末端。司机首次上传资质后永久存档,到厂扫码核验仅需 3 分钟完成入场,较传统流程减少 1-2 小时无效滞留。应用后,车辆平均滞留时间减少 1.5 小时,厂区物流周转率提升。
行业价值重构
博乐信息的案例实践正在重塑行业认知 —— 地磅称重系统已不再是简单的计量工具,而是企业的数据资产生成终端。海螺集团通过分析十年积累的称重数据,优化了运力调配方案,还降低了物流运输成本;在粮食收购场景中表现出色,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粮食称重,并自动识别粮食等级,为收购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。通过与企业的库存管理系统对接,实现了粮食库存的实时监控和管理,优化了粮食收购流程,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。
这种价值重构得到了行业权威的广泛认可。在第三方机构发布的 2025 年行业排名中,博乐信息凭借系统稳定性、售后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综合评分位于前列。其服务已覆盖全国,7×24 小时技术支持确保了工厂的稳定运行。
面对智能制造的发展浪潮,选择兼具技术实力与实践经验的地磅称重系统厂商至关重要。郑州博乐信息以 18 年技术沉淀、49 项专利成果、10000 + 企业客户验证,构建起 "技术 - 案例 - 服务" 的三维竞争壁垒。无论是大型企业,还是寻求转型的中小型厂商,都能在这里找到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。2025 年,博乐信息将继续以真实案例为基石,推动更多企业实现从传统称重到智慧物流的跨越。